AI 带来的令人惊奇的点,大都是 AI 的次生效应。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编者按: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巴伦周刊”(ID:barronschina),作者:凯文·凯利,编辑:彭韧,创业邦经授权发布。
关于人工智能将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不管你听说过多少说法,凯文·凯利的观点仍然能够带来新的启发。在他看来,人类最终会适应人工智能,就像适应汽车一样,但更难以预测的是人工智能带来的“次生效应”,就像汽车带来的交通堵塞、上下班高峰等现象。所以,即使是作为一个技术乐观主义者,他仍然担心,AI能解决多少问题,也能引发多少问题。本文选摘自凯文·凯利的最新作品《5000天后的世界》。
我在以前的书里曾经说过:“AI 并不会扩大贫富差距。到了 2050 年,世界上最赚钱的工作将会是自动化,以及与尚未发明出来的机器相关联的行业。”在未来的 50 年,甚至更长的时间内,AI 还会继续发展,并颠覆我们的生活。
但是,AI 究竟是“剥夺了我们的工作机会”,还是 “催生了新的就业可能”?关于这一点的讨论,还会在很长时间内持续下去。
不过,我猜测,再过 50 年的时间,比起被剥夺工作机会,新技术会创造更多新的就业可能。虽然有些工作必然会消失,但是总体而言,工作机会会越来越多。到了那个时候,又将有新的 AI 诞生,人类注定还要产生同样的担忧。
我在一次演讲中表达过以下观点:“科学和创新其实从本质上说都是效率低下的东西,我们其实可以把追求效率和生产力的任务交给机器人去完成。”当时就有人提出疑问:“这对于有创造力的、可以实现创新的人而言固然很好。但有些人并不具备这样的素质,只能从事生产性的工作 ,这些人该怎么办? ”
这个世界上不存在只能用生产力和效率来评价的人。这是一种偏见,是古代阶级社会中的特权阶层蔑视出身卑微者的观点。只不过到了今天,这种偏见针对的是一个人有没有创造性。
即便是直到 50 岁都只从事过一种职业的人,只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动机和适当的帮助,他们就会发生改变。这和学校教育的关系不大,关键是如何改变他们的自我。我坚信如果全社会都向这个方向努力,人就一定会发生巨大的转变。
举例而言,一个没有受过太多教育的年轻人加入美国军队,就会立刻接触到很多先进的技术,并迅速掌握全面的技能。类似的研修计划如果可以大规模推广,一定会带来很多好处。
让一个以固定模式工作了几十年的老年人再去迎接新挑战,绝对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他们最需要改变的并不是职业或家庭环境,而是人生观念,是对自我的设定。其实,对于这样的改变,人们大都是怀有热情且愿意尝试的。
那么,想要实现这种改变,我们应该具备怎样的环境、技能和教育模式呢?我们需要来自社会的支持。我们还需要树立一种典范,鼓励人们渴望成为这样的人。
在工厂工作的男性,大多会表现得比较有阳刚之气,但是这并不妨碍他们同时展现不同的气质。这就需要社会发挥作用了。很多人并不是经过认真思考才开始从事现在的工作的,也并没有在工作中发现太多价值。因此,激发他们成为另一种人,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美国政府为伊拉克战争浪费了 2 兆美元!足足 2 兆啊!如果这些钱可以用在再就业的教育工作上该多好。至少在美国,有很多钱都浪费在了莫名其妙的地方。
我曾经提出过一个观点:只要能够获得几千个忠实的“粉丝”,很多创作者就可以衣食无忧了。未来的 AI 其实会更多地被应用在重复性较多、比较死板且追求效率的工作上。这种性质的工作人们完全可以丢给 AI,从而解放自己,多做一些有创造性的工作。
大家可能知道,如今少说也有几百万人在 YouTube上发过视频,这其中蕴含着无数的创意。这些视频的创作者大多不以此为生,都从事着其他工作。再向前追溯 200年,大家都是靠土地为生的农民,很少有时间和心情学习新鲜事物。
但这样的一群人,仅仅用了数周时间学习视频的拍摄和制作方法,接着就能创作出向他人介绍某件事或某个产品的视频。这样的创造力在他们学会如何使用技术前就藏在他们体内。他们利用由技术发展带来的空闲时间,让自己变得更有创造力,与人分享自己的工作和生活。
在 YouTube 出现的 200 年前,也曾有人默默地在自家农舍院内雕刻艺术品,即便没有人会给予赞美。而现在,即使是农民也可以联结全世界,农民的雕刻作品也可能得到上千人的赞美。在过去,这根本不可能。
100 万人中有 1 个人觉得有趣就够了。视频平台和互联网可以让每个人都成为自媒体,通过它们,每个人都可以和几十亿人分享自己的作品,让数以千计的粉丝看到。即使是认为自己没有什么创造力的人,在未来也可以凭借技术的力量成为一个有创造力的人。
我母亲那一辈人,每天都要烧菜做饭,可能从来没有人把做饭视为创造性的活动。但是我们现在可以在YouTube 或网飞的节目中看到大量的创意烹饪,甚至一些早年间很普通的菜肴,也被认为很有创意。
还有些人热衷于收集某样物件,在自家院里搭建风车,裁衣缝纫乐此不疲……无论是什么样的兴趣爱好,只要你分享你的爱好,就可以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找到点赞和评论的人。他们的鼓励和赞美就是你发挥创造力的动力。
然而,AI 不是万能的。我的前同事斯图尔特·布兰德给杂志《全球概览》(Whole Earth Catalog)起的副标题是“我们就像神一样,可能做得和神一样好”。也许,我们真的有了像神一样的力量。我不是想说我们无所不知,无所不能,也不是不会犯错。我想说的是我们的确拥有创造新事物的能力,甚至可以创造出能够创造其他事物的事物。
万能的神并没有创造世界,而是创造了可以创造世界的生物。重点在于二次创造。
这其实比从头打造一个世界要容易,我们只要创造出可以创造世界的生物即可。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努力成为神,创造出AI 或机器人,让它们进化出意识,可以自主进行创造活动,接下来它们就会再去发明新的事物。
等到了这一刻,我们就真的可以被称为“神”了。
不过,我不相信存在通用的人工智能,那只是神话,是人类以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时对人工智能的错误理解。在地球上,已知的具备智能的生物并不多,因此人类可能认为自己是非常独特的物种,并具备可通用于各种领域的智能。
我甚至不认为人类的智能具有通用性,人类的智能无非是经过几百万年的时间,为了生存下去而进化出的非常有局限性的合成物而已。在所有可能的想法与精神空间之中,它只是一个小小的点。因此,并不存在什么通用人工智能。
这就好像我们的身体不是通用的,我们的身体是为了在非洲的热带草原上生存下来而进化来的,不是无所不能的。
地球上的每一个物种,为了生存下来都在努力进化成极其特殊的个体。我们的智能也与之相似。我们如果可以调查全宇宙的智能物种,必然会发现极其多样的智能种类。
我们以自己的智能创造的人工智能,只具有单一功能。我不否认,很多事物可以兼具多重功能,比如我们可以制作出厨房料理机这种既能切割又能搅拌食物的产品。但是这样的产品所谓的多功能在本质上是很单一的,因此,通用的人工智能并不存在。
AI 如果不断进化,或许会对股票市场产生巨大影响,但是假如所有人都可以使用这种 AI,那么其效果就会大打折扣。股市本就充满不确定性,再有 AI 加持,恐怕只会变得更加难以预测。如果只有一个人可以使用,事情或许会向明朗的方向发展,但如果谁都可以使用,好的影响只会互相抵消,并使得预测股市变得难上加难。
近年来,出现了很多应用 AI 技术的新产品,例如搭载 AI 技术的汽车等。我曾经列出过一个“最不可能和 AI结合的事物排行榜”,其中的最后一项是“编织与 AI 的结合”。不过,就在不久之前,编织也实现了和 AI 的结合。
几天前,我收到一个德国人寄来的信件,信中写道他已经写出了与编织相关的 AI 程序。所以,我们以后完全不需要因为某个事物突然“变得智能”而感到惊讶。或者说,AI 带来的令人惊奇的点,大都是 AI 的次生效应。
关于这点请允许我详细解释一下。著名的科幻作家阿瑟·C. 克拉克曾经说过这样的话:“想象自动化是非常简单的事情,比如,想象马车如何发展为汽车不是一件难事。但是,自动化带来的真正的重大影响,其实是汽车这项发明带来的次生效应。例如交通堵塞,以及由此产生的上下班高峰,还有全新的汽车电影院等,这些都是次生效应。在一个新事物产生之初,我们很难预知它的影响会波及哪些方面。”
同理,我们比较容易想象出“X+AI”的组合,但是很难预测由此造成的影响。我想和大家分享的是,当我在思考次生效应的时候我是如何思考的。
我们还是以汽车为例。当汽车遍布全世界的时候,紧随其后出现的是交通堵塞、上下班高峰。那么将汽车换成 AI 呢?当 AI 无处不在的时候,当我们使用的所有工具都和 AI 相关,当我们已经对 AI 习以为常,甚至意识不到它的存在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呢?假如这时还有一部分人从不使用 AI,他们会过怎样不同的生活呢?或是同为 AI 使用者,人们之间的交流
和现在的我们有什么不同呢?想必 AI 也会出现不同的层次,不同层次的 AI 之间是否也会产生某种联系?我总会在心中饶有兴致地想象这些场景,总觉得会发生许多有趣的事。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投资建议不代表《巴伦周刊》倾向;市场有风险,投资须谨慎。)
本文(含图片)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不代表创业邦立场,转载请联系原作者。如有任何疑问,请联系editor@cyzone.cn。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