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进鲍屯村,屯堡文化专家学者们先直奔稻田间的水碾房而去。“的确是标志性建筑,太具代表性了。”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杨伟兵说。
【资料图】
8月29日,出席“屯堡文化的历史价值和当代意义”研讨会的屯堡文化专家学者、与会嘉宾走进贵州省安顺市西秀区鲍屯村,深度领略屯堡文化在这里绵延不绝,枝繁叶茂。
令专家学者们眼前一亮的鲍屯村水碾房,曾在201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遗产保护最高卓越奖”,水碾靠水流带动底部水车,从而转动碾压石槽中的稻谷,不消耗燃料,不使用畜力,不污染环境,完全符合当今“节能、低碳、环保”的理念。
“水碾房直观看上去简单,实则展现了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专家学者们纷纷点评,“其背后是有着‘袖珍都江堰’之美誉的明代水利工程。”
600年前,鲍屯先祖为了保障鲍屯村寨周边农田旱涝保收,结合当地地势地貌,着手修建了这一引蓄结合的塘坝式水利工程。该工程采用“鱼嘴分水”的方式,把上游河道一分为二,形成“两河绕田坝”的态势,至今仍然完好保持着周边自然生态环境,获中国国家灌排排水委员会“水利遗产保护奖”。边走边看的杨伟兵啧啧称赞。
“屯堡文化被誉为明代历史的‘活化石’,是贵州省非常具有代表性的文化资源,我们在文献里面看到的更多是介绍屯堡文化的移民以及对贵州社会历史、文化的影响等等,而真正来到贵州亲眼所见的,是实实在在可以触碰的具象和载体,是保存和传承得很好的生产生活空间,太震撼了。”
杨伟兵对鲍屯村的印象尤为深刻。“这里的屯堡文化还包含了水利建设、符合贵州地理环境的道路设计等等,非常特别,希望贵州能够每年举办一次这样的研讨会,加强学术交流,先把很多学术问题搞清楚了,再弄明白怎样在守正中前行,让屯堡文化走出去,寻求更大的发展。”
来源:天眼新闻
编辑:陈晶晶
校审:易丽霞 王雪峰
审发:邹晓风 王晶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