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醉翁亭记 环滁皆山也。
2、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资料图】
3、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4、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5、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6、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7、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8、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9、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0、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11、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12、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13、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14、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15、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16、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17、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18、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19、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20、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21、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22、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23、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4、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25、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26、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27、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28、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29、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30、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31、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32、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33、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34、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35、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36、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37、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38、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
39、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
40、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
41、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
42、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43、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44、词语解释 1.环:环绕。
45、 2.皆:副词,都。
46、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7、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48、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49、 6.壑:山谷。
50、 7.尤:格外。
51、特别。
52、 8.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53、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54、 1o.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55、 11.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56、 12.潺潺:流水声。
57、 13.而:表承接。
58、 14.酿泉:泉水名。
59、 15.回:回环,曲折环绕。
60、 1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61、 17.然:......的样子。
62、 18.临:靠近。
63、 19.于:在。
64、 20.作:建造。
65、 2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66、 22.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67、 2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68、 24.曰:叫做。
69、 25.辄:就。
70、 26.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71、 27.得:领会。
72、 28.寓:寄托。
73、 29.意:这里指情趣。
74、“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75、 30.乎:在乎。
76、 31.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77、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78、 32.开:消散,散开。
79、 33.归:聚拢,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80、 34.暝:昏暗。
81、 35.晦:阴暗。
82、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83、 37.芳:香花。
84、 38.发:开放。
85、 39.佳木:好的树木。
86、 40.秀:植物开花、结实。
87、 41.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88、 42.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89、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90、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91、 44.负者:背东西的人。
92、 4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93、 46.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94、 47.提携:小孩子。
95、 48.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96、 49.渔:捕鱼。
97、 50.酿泉:名作状,用泉水。
98、 51.洌:清醇。
99、 52.山肴:野味。
100、 53.野蔌:野菜。
101、蔌,菜蔬。
102、 54.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103、 55.陈:摆列。
104、 56.酣:尽情地喝酒。
105、 57.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106、 58.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107、 59.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108、 60.弈:下棋。
109、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110、 61.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
111、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
112、 62.觥:酒杯。
113、 63.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3]。
114、 64.苍颜:脸色苍老。
115、 65.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116、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117、 66.已而:不久。
118、 67.阴翳:形容枝叶茂密遮盖成阴。
119、 68.翳:遮蔽。
120、 69.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
121、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122、 70.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
123、乐②:快乐。
124、 7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125、 73.谓:为,是。
126、 74.庐陵:庐陵郡,就是吉洲。
127、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128、虚词注解 用法: ①而:表并列 ②而:表顺接 ③之:结构助词,的 ④而:表递进 ⑤而:表递进 ⑥而:表顺接 ⑦而:表顺接 ⑧而:表顺接 ⑨而:表修饰 ⑩而:【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而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而表修饰 而:表并列 而:表并列 而:表修饰 而:表顺接 而:表顺接 而:表转折 而:表转折 而:表修饰 而:表转折 以:意为“用”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酿泉为酒酿泉:用酿泉,名词作状语。
129、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130、 4.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131、 5.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132、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133、 7.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134、古今异义词 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3.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中心思想 宋仁宗庆历五年(一零四五),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135、到任以后,他内心抑郁,但还能发挥“宽简而不扰”的作风,取得了某些政绩。
136、《醉翁亭记》就写在这个时期。
137、文章描写了滁州一带朝暮四季自然景物不同的幽深秀美,滁州百姓和平宁静的生活,特别是作者在山林中与民一齐游赏宴饮的乐趣。
138、全文贯穿一个“乐”字,其中则包含着比较复杂曲折的内容。
139、一则暗示出一个封建地方长官能“与民同乐”的情怀,一则在寄情山水背后隐藏着难言的苦衷。
140、正当四十岁的盛年却自号“醉翁”,而且经常出游,加上他那“饮少辄醉”、“颓然乎其间”的种种表现,都表明欧阳修是借山水之乐来排谴谪居生活的苦闷。
141、作者醉在两处:一是陶醉于山水美景之中,而是陶醉于与民同乐之中。
142、 中心思想:这篇优美的山水游记通过描写醉翁亭的秀丽、自然风光和对游人之乐的叙述,勾勒出一幅太守与民同乐的图画,抒发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和娱情山水以排遣抑郁的复杂感情。
143、 通过描写醉翁亭的自然景色和太守宴游的场面,表现人寄情山水、与民同乐的思想。
144、写作背景 《醉翁亭记》作于宋仁宗庆历六年(公元1046年),当时欧阳修正任滁州太守。
145、欧阳修是从庆历五年被贬官到滁州来的。
146、被贬前曾任太常丞知谏院、右正言知制诰、河北都转运按察使等职。
147、被贬官的原因是由于他一向支持韩琦、范仲淹、富弼等人参与推行新政的北宋革新运动,而反对保守的吕夷简、夏竦之流。
148、韩范诸人早在庆历五年一月之前就已经被先后贬官,到这年的八月,欧阳修又被加了一个外甥女张氏犯罪,事情与之有牵连的罪名,落去朝职,贬放滁州。
149、欧阳修在滁州实行宽简政治,发展生产,使当地人过上了一种和平安定的生活,年丰物阜,而且又有一片令人陶醉的山水,这是使欧阳修感到无比快慰的。
150、但是当时整个的北宋王朝却是政治昏暗,奸邪当道,一些有志改革图强的人纷纷受到打击,眼睁睁地看着国家的积弊不能消除,衰亡的景象日益增长,这又不能不使他感到沉重的忧虑和痛苦。
151、这是他写作《醉翁亭记》时的心情,悲伤又有一份欢喜。
152、这两方面是糅合一起、表现在他的作品里的。
153、文体 记这种体裁出现得很早,至唐宋而大盛。
154、是古代一种散文体裁。
155、它可以记人和事,可以记山川名胜,可以记器物建筑,故又称“杂记”。
156、在写法上大多以记述为主而兼有议论、抒情成分。
157、记景目的往往在于抒发作者的情怀和抱负(感情和主张),阐述作者的某些观点。
158、 “记”是散文的一种体裁,可叙事,可写景,可状物(记人、记事、记物),“记”的文字含义是识记,在这种含义基础上,“记”逐步获得了它的文体意义,成为经史中一种专事记录的文章体式。
159、作为一种文体,“记”在六朝获得文体生命,唐代进入文苑,宋代其内容得到拓展,形式更加稳固。
160、明清时主体性色彩更加浓厚,逐渐成熟稳固。
161、根据史志中以记名篇的书目数量和文学总集中记体文内容的变化和类目的增减,可以更客观地了解“记”作为一种文体其内涵发生的变迁。
162、赏析 文学佳作引来了有关写作上的佳话和轶事。
163、这种文学史上有趣的情形在欧阳修的《醉翁亭记》中是非常典型的。
164、《朱子语类》所记载的欧阳修改定本文开头的一则轶事,差不多可以和《醉翁亭记》的文章本身齐名。
165、那故事是说,欧阳修《醉翁亭记》的原稿上,“初说‘滁州四面有山’,凡数十字,末后改定,只曰‘环滁皆山也’五字而已”。
166、我们也确实能够感受到,文章的开头是简洁有力的(不过,后来也有人指出过欧阳修的这描写并不属实,说除了琅琊之外,当地并没有什么山,见钱钟书《管锥编》引郎瑛《七修类稿》。
167、我们不妨把它看做一种文学家的笔法,用不着过多地纠缠于此)。
168、从“环滁皆山也”到“得之心而寓之酒也”,可以说是全文整体结构中的第一部分。
169、我们不难看出,作者的笔法是很讲究的,其描写线索是:从全景慢慢地收缩视野,由群山转入“林壑尤美”的“西南诸峰”,再转入“蔚然深秀”的琅琊山(琅琊山,在滁县西南十里,东晋时元帝为琅琊王,曾避居此山),然后具体到山间的泉水,即酿泉,最后几经回环,才在“峰回路转”之后出现临于泉上的一座玲珑剔透的亭子,即醉翁亭,而“翼然”两字,特别能够加强描述中的形象性,富于动感。
170、欧阳修采用这种由大及小,层层深入的写法,有助于引起读者身临其境和探胜索幽的兴致。
171、再往下,作者仍采用陈述句式,写出了建造亭子的人,以及自己给它起了“醉翁亭”的名字,并解释了“醉翁”二字的由来。
172、欧阳修看来不是善饮之人,所以“饮少辄醉”,但却为下文“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水之间也”,的全篇主旨(与民同乐)伏了一笔。
173、所以作者写道,鸟儿知道山林里的快活,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人们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之所以快乐是因他能使滁州人民快乐,喝醉了酒能同滁人一起欢乐,醒了酒后能将欢乐的滁人记述到文章里的,是“庐陵欧阳修也”。
174、 《醉翁亭记》是一篇记体散文。
175、“记”的人,一种就是那些“傲逸狂醉”的人。
176、所以,在初贬夷陵时,他就“益慎职,无饮酒”。
177、然而有趣的是,在十年之后,他却在滁州改变了自己的形象。
178、这种神奇的转变无疑具有现实背景,也体现着欧阳修思想变化的痕迹,因为在这以后,醉酒的情趣在欧阳修的诗文中竟成了经常性的主题。
179、 此外,《醉翁亭记》大量运用骈偶句,并夹有散句,句法既整齐又富于变化,这不仅使文章越发显得音调铿锵,而且形成一种骈散结合的独特风格。
180、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181、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182、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183、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184、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185、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186、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187、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188、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189、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190、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191、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192、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193、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194、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195、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196、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
197、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
198、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
199、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
200、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201、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202、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203、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04、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205、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206、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207、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208、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209、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210、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211、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212、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213、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214、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215、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216、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217、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18、翻译;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219、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20、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221、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222、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223、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224、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225、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226、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227、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228、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229、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230、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231、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232、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233、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234、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
235、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
236、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
237、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
238、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239、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240、词语解释 1.环:环绕。
241、 2.皆:副词,都。
242、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243、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244、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245、 6.壑:山谷。
246、 7.尤:格外。
247、特别。
248、 8.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249、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250、 1o.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251、 11.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252、 12.潺潺:流水声。
253、 13.而:表承接。
254、 14.酿泉:泉水名。
255、 15.回:回环,曲折环绕。
256、 1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257、 17.然:......的样子。
258、 18.临:靠近。
259、 19.于:在。
260、 20.作:建造。
261、 2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262、 22.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263、 2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264、 24.曰:叫做。
265、 25.辄:就。
266、 26.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267、 27.得:领会。
268、 28.寓:寄托。
269、 29.意:这里指情趣。
270、“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271、 30.乎:在乎。
272、 31.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273、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274、 32.开:消散,散开。
275、 33.归:聚拢,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276、 34.暝:昏暗。
277、 35.晦:阴暗。
278、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279、 37.芳:香花。
280、 38.发:开放。
281、 39.佳木:好的树木。
282、 40.秀:植物开花、结实。
283、 41.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284、 42.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285、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286、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287、 44.负者:背东西的人。
288、 4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289、 46.伛偻:腰背弯曲的样子,这里指老年人。
290、 47.提携:小孩子。
291、 48.临:靠近,这里是“……旁”的意思。
292、 49.渔:捕鱼。
293、 50.酿泉:名作状,用泉水。
294、 51.洌:清醇。
295、 52.山肴:野味。
296、 53.野蔌:野菜。
297、蔌,菜蔬。
298、 54.杂然:众多而杂乱的样子。
299、 55.陈:摆列。
300、 56.酣:尽情地喝酒。
301、 57.丝:琴、瑟之类的弦乐器。
302、 58.竹:箫、笛之类的管乐器。
303、 59.射:这里指投壶,宴饮时的一种游戏,把箭向壶里投,投中多的为胜,负者照规定的杯数喝酒。
304、 60.弈:下棋。
305、这里用做动词,下围棋。
306、 61.觥筹交错:酒杯和酒筹相错杂。
307、形容喝酒尽欢的样子。
308、 62.觥:酒杯。
309、 63.筹:酒筹,宴会上行令或游戏时饮酒计数用的签子[3]。
310、 64.苍颜:脸色苍老。
311、 65.颓然乎其间: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
312、颓然,原意是精神不振的样子,这里形容醉态。
313、 66.已而:不久。
314、 67.阴翳:形容枝叶茂密遮盖成阴。
315、 68.翳:遮蔽。
316、 69.鸣声上下:意思是鸟到处叫。
317、上下,指高处和低处的树林。
318、 70.乐①其乐②: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乐①:意动用法,以…为乐。
319、乐②:快乐。
320、 72.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欢乐,醒了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
321、 73.谓:为,是。
322、 74.庐陵:庐陵郡,就是吉洲。
323、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324、虚词注解 用法: ①而:表并列 ②而:表顺接 ③之:结构助词,的 ④而:表递进 ⑤而:表递进 ⑥而:表顺接 ⑦而:表顺接 ⑧而:表顺接 ⑨而:表修饰 ⑩而:【有争议】Ⅰ.当“临”为动词时,而表顺接Ⅱ.当“临”为介词时,而表修饰 而:表并列 而:表并列 而:表修饰 而:表顺接 而:表顺接 而:表转折 而:表转折 而:表修饰 而:表转折 以:意为“用”词类活用 1.山行六七里山:沿着山谷,名词作状语 2.酿泉为酒酿泉:用酿泉,名词作状语。
325、 3.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翼然:像鸟儿的翅膀,名词作状语。
326、 4.名之者谁名:命名,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327、 5.自号曰醉翁也号:取名,名词用作动词。
328、 6.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前)乐:以……为乐,意动用法;(后)乐:乐趣,名词。
329、 7.杂然而前陈者前:在前面,名词作状语。
330、古今异义词 1.非丝非竹【竹:古义:管乐器;今义:竹子】 2.四时之景不同【时:古义:季节;今义:时间】 3.野芳发而幽香【发:古义:开放;今义:散发】 4.醉翁之意不在酒【意:古义:情趣;今义:意思】环绕滁州的,尽是山。
331、那西南的几座山峰,森林沟壑更美。
332、一眼望去郁郁葱葱,幽深秀丽的,那是琅琊山。
333、沿着山路走六七里,渐渐听到水声潺潺,从两座山峰之间倾泻而出的,那是酿泉。
334、泉水沿着山峰折绕,沿着山路拐弯,有一座亭子像飞鸟展翅似地,飞架在泉上,那就是醉翁亭。
335、建造这亭子的是谁呢?是山上的和尚智仙。
336、给它取名的又是谁呢?是自号“醉翁”的那个太守。
337、太守和他的宾客们来这儿饮酒,只喝一点儿就醉了;而且年纪又最大,所以自号“醉翁”。
338、其实,醉翁的意图并不在喝酒,而在欣赏山水的美景。
339、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又寄托在酒中的。
340、 有时太阳升起,山林中云气散尽;浮云归来,岩洞里暮色苍茫。
341、黑暗与光明交替变化的,那是山中的黎明与黄昏。
342、野花怒放发出清香,树木茂盛深秀成荫,风高霜白,水落石出,那是山中的四季。
343、清晨前往,黄昏归来,四季的风光不同,乐趣也是无穷无尽的。
344、 至于背扛肩挑的人在路边欢唱,来去行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招呼,后面的答应,老老少少往返不断的,那是滁州百姓来这里游玩。
345、到溪边钓鱼,溪水深因此鱼也肥;用酿泉造酒,泉水清因此酒也香,还有野味蔬果,横七竖八地摆在面前的,那是太守主办的宴席。
346、宴饮酣畅的乐趣,不在于琴弦箫管;投射的中了,下棋的胜了,只见酒杯和筹码交错杂陈,人们站起坐下大声喧闹,那是宾客们乐极了。
347、这时,有个苍颜白发的老人,昏昏然地坐在人们中间,那是太守醉了。
348、 不久,太阳下山了。
349、只见人影散乱,那是宾客们跟随太守回去了。
350、树林逐渐阴暗起来,阵阵鸟鸣声忽上忽下,那是游人走后鸟儿在欢乐地跳跃,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中的快乐,却不知道人们的快乐。
351、而人们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快乐,却不知道太守是把能使人们快乐作为快乐的啊。
352、在酣醉的时候能与人们一起快乐,酒醒之后又能写文章叙述这些事情的,那是太守。
353、太守是谁呢?是庐陵欧阳修啊。
354、环滁皆山也。
355、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356、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357、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358、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
359、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
360、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361、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362、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363、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
364、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
365、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366、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
367、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
368、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
369、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370、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
371、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372、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373、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374、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375、译文 环绕着滁州城的都是山。
376、城西南方向的各个山峰,树林和山谷尤其美丽,远望那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377、沿着山路行走了六七里,渐渐地听到潺潺的流水声,从两座山峰中间倾泻而下的,是酿泉。
378、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有一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张开翅膀一样,坐落在泉水边上,这就是醉翁亭。
379、修建亭子的人是谁?是山里的老僧智仙。
380、给它起名字的人是谁?是太守用自己的别号(醉翁)来命名的。
381、太守和宾客来这里喝酒,喝一点就醉了,而年纪又最大,所以给自己起了个名号叫醉翁。
382、醉翁的情趣不在于(喝)酒,而在于欣赏山水美景。
383、欣赏山水美景的乐趣,是领会在心里,而寄托在喝酒上的。
384、 像那太阳出来,树林中的雾气散去,云聚拢过来,山里就昏暗了,或暗或明,变化不一,这就是山间早晚的景象。
385、野花开了,散发出一股清幽的香味,好看的树木枝叶繁茂,形成一片浓郁的绿荫,天气高爽,霜色洁白,水面低落下去,石头裸露出来,是山中四季的景色。
386、早晨上山,傍晚返回,四季的景色不同,那乐趣也是没有穷尽的。
387、 至于背着东西的人在路上歌唱,走路的人在树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喊,后面的人应答,老老小小,来来往往络绎不绝的,是滁州人在游山啊。
388、到溪边捕鱼,溪水深鱼儿肥,用泉水酿酒,泉水香甜,酒水清澈,山中的野味野菜,杂乱地摆放在前面,这是太守在举行酒宴。
389、宴会喝酒的乐趣,不在于音乐,投壶的人射中了目标,下棋的人得胜了,酒杯和酒筹交互错杂,时起时坐,大声喧哗的,是众位宾客欢乐的样子。
390、脸色苍老,头发花白,醉醺醺地坐在众人中间的,是太守喝醉了。
391、 不久太阳落到山顶,人的影子散乱一地。
392、太守下山回家,宾客跟随着。
393、树林茂密阴蔽,鸟儿到处鸣叫,那是因为是游人离开后鸟儿们在快乐啊。
394、然而鸟儿只知道山林的乐趣,却不知道游人的乐趣,游人只知道跟随太守游玩的乐趣,却不知道太守以宾客的快乐为快乐。
395、醉了能够同大家一起快乐,醒来能够用文章记述这乐事的人,是太守。
396、太守是谁?是庐陵人欧阳修。
397、词语解释 1.环:环绕。
398、 2.皆:副词,都。
399、 3.环滁:环绕着滁州城。
400、 4.滁:滁州,今安徽省滁州市琅琊区。
401、 5.其:代词,它,指滁州城。
402、 6.壑:山谷。
403、 7.尤:格外。
404、特别。
405、 8.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树木茂盛,又幽深又秀丽的,是琅琊山。
406、 9.蔚然:草木茂盛的样子。
407、 1o.峰回路转:山势回环,路也跟着拐弯。
408、 11.山:名词作状语,沿着山路。
409、 12.潺潺:流水声。
410、 13.而:表承接。
411、 14.酿泉:泉水名。
412、 15.回:回环,曲折环绕。
413、 16.翼然:像鸟张开翅膀一样。
414、 17.然:......的样子。
415、 18.临:靠近。
416、 19.于:在。
417、 20.作:建造。
418、 21.名:名词作动词,命名。
419、 22.自谓:自称,用自己的别号来命名。
420、 23.号:名词作动词,取别号。
421、 24.曰:叫做。
422、 25.辄:就。
423、 26.年又最高:年纪又是最大的。
424、 27.得:领会。
425、 28.寓:寄托。
426、 29.意:这里指情趣。
427、“醉翁之意不在酒”,后来用以比喻本意不在此而另有目的。
428、 30.乎:在乎。
429、 31.林霏:树林里的雾气。
430、霏,原指雨、雾纷飞,此处指雾气。
431、 32.开:消散,散开。
432、 33.归:聚拢,指散开的云又回聚到山来。
433、 34.暝:昏暗。
434、 35.晦:阴暗。
435、 36.晦明:指天气阴晴明暗。
436、 37.芳:香花。
437、 38.发:开放。
438、 39.佳木:好的树木。
439、 40.秀:植物开花、结实。
440、 41.繁阴:一片浓密的树荫。
441、 42.风霜高洁:就是风高霜洁。
442、天高气爽,霜色洁白。
443、 43.至于:连词,于句首,表示两段的过渡,提起另事。
444、 44.负者:背东西的人。
445、 45.休于树:在树下休息。
446、 46.伛偻:腰背。
本文到此分享完毕,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