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健康 > 内容页

保险和理财不要碰!女子买分红险花10万,被告知孩子80岁才能取?

来源:小毅讲历史 2023-08-31 04:03:11

在保险销售热潮中,不少消费者为了规划未来,购买了各类保险产品。但是部分保险产品条款复杂,推销时也存在夸大其词的情况,如果消费者没有全面了解产品细节就匆忙签约,日后可能会发生纠纷。

这提醒我们在购买保险时,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能相信销售人员的口头承诺,而要仔细阅读条款,全面认识产品风险,方可作出理性决策。

推销热情的代理人


(资料图)

一年前,40岁的韩女士和丈夫在河北省沧州市经营一家小商店,生意不错,收入稳定。韩女士想为10岁的儿子购买一份保险,希望通过保险积累一笔学费和生活费给儿子。

就在韩女士考虑购买保险的时候,一位名叫张女士的保险代理找到了她,热情地给她推荐一款长城人寿的保险产品—“长城鑫相随年金保险C款(分红型)”。

张女士滔滔不绝地说:“这是一款非常适合家长给孩子购买的保险产品。保险期限可持续到您的孩子80岁,您只需要支付10年的保费,每年1万元,就可以给孩子一份非常有价值的礼物。

支付完10年保费后,您可以随时赎回10万元的本金,还可以获得分红收益。等您的孩子成年或者结婚时,就会有一大笔钱可供使用,不是非常划算吗?”

张女士充满热情地向韩女士阐述该保险产品的优点,她提到该产品期限长达孩子80岁,保费支付期仅为10年,每年1万元,既可以赎回本金,又可以获分红,非常适合韩女士购买给儿子,为儿子的未来教育和生活需求作准备。

韩女士听得眼前一亮,她扫了一眼张女士手里的宣传册,上面用大幅彩图印着“本息随取 安心回报”的字样。这正合自己的心意,于是二话不说就买下了这份保险。

草草签约

在签约当天,张女士再次殷勤地向韩女士递上了一叠保险协议,说道:“这是保险条款,一共79页,您需要仔细阅读一下......”

但是韩女士直接挥手打断了张女士,说:“没关系,你之前已经把内容讲得很清楚了,我完全信任你。” 显然韩女士并不打算耐心地逐字阅读那么多条文,她直接在签名栏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保单高价值期

最初的几年,韩女士都按照协议按时支付了保险费,保险公司也如约返还了分红收益。这让韩女士感觉这份保险投资非常划算,也为自己能为儿子做打算感到欣慰。

但是好景不长,疫情爆发后,韩女士的生意日益衰退,经济收入大不如前。支付保险费对她来说变得捉襟见肘,她不得不向亲戚朋友借钱,才勉强凑足了保险费。

终于,在这份保险的第8年,韩女士实在拿不出保费了。她记起合同上说,交足10年的保费就可以取回本金。她想借钱再交2年的保费,等交足10年后把本金取出来,以便周转生意。

翻脸不认账

于是,韩女士提着借来的3万元找到了保险公司,希望能提前交清最后2年的保费。出乎她意料的是,保险公司的回复截然不同

“这是一款分红型年金保险,10万元是保额而不是本金,只能在合同期满时取出。如果您现在提前终止的话,最多只能获得4万元的现金价值。这已经在合同的条款里写得非常清楚了。”

“什么?”韩女士瞪大了眼睛,惊呼道:“合同明明写着交足10年可以取回本金的啊!”

“您可能误解了。”保险公司的经理语气淡定地说,“这里的本金是指保额,相当于您这个保单的现金价值,而不是您实际交纳的保费本金。这两者是不同的概念。”

“那当初张女士为什么告诉我交满10年可以取回本金?这明显是在骗人!”韩女士愤愤不平。

“代理人的口头承诺不作为合同依据,请您以书面条款为准。”经理推说道。

无奈之下,韩女士只能接受现金价值的赔偿。她认为自己是保险公司和代理人联手欺骗的受害者,决定采取法律手段维权......

结语:

这件事警示我们,购买保险产品时一定要谨慎,不能相信推销人的夸大宣传,一定要亲自仔细阅读条款,了解产品的真实风险。否则,可能会像韩女士一样,不仅损失钱财,还需要经历冗长的维权过程,增加时间精力成本。作为消费者,我们应该提高识别风险的能力,争取自身合法权益。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关键词:
x 广告
x 广告

Copyright @  2015-2022 快报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 豫ICP备20009784号-11   联系邮箱:85 18 07 48 3@qq.com